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健康频道>科普医疗
烟台医大胃肠专家课堂:胃酸到底有多酸?胃酸失控会怎么样?

2025-08-27 09:02:45

来源:烟台医大胃肠医院  



饭后不久,喉咙里涌上一股酸水,伴随着胸口的烧灼感,这种反酸、烧心的现象,让许多人备受困扰。引发这些不适的关键物质——胃酸,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物质?当它出现异常时,又会给身体带来哪些潜在威胁呢?今天烟台医大胃肠医院消化内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王艳苓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

胃酸是由胃壁细胞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盐酸,是一种强酸。王教授解释,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胃液的pH值可以低至1.5到3.5,这是一个酸性非常强的环境,对于人体至关重要:

· 分解食物:胃酸能够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变得更容易被消化酶分解,同时激活胃蛋白酶,开启对蛋白质的初步消化。

· 杀灭病菌:强大的酸性可以杀死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大部分细菌和病毒,构成人体抵御肠道感染的第一道重要防线。

· 促进吸收:胃酸有助于铁和钙等矿物质的吸收。

然而,其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损害。王教授指出,人们在呕吐或反酸时感受到的咽喉和胸口的灼痛感,正是因为胃酸的刺激甚至食管黏膜受损所致。

胃的自我保护机制

既然胃酸的酸性如此之强,为何它不会损伤我们自己的胃呢?这是因为胃壁拥有一套精密而强大的自我保护机制——胃黏膜屏障,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 黏液层:胃的内壁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黏液,它能将胃酸与脆弱的胃壁细胞隔离开。

2. 中和酸的物质:在黏液层之下,胃壁细胞会分泌碳酸氢盐,这是一种碱性物质,可以中和渗透过来的少量胃酸,维持胃壁表面的pH值接近中性。

3. 快速修复的细胞:胃黏膜上皮细胞之间连接得非常紧密,防止胃酸渗入。同时,这些细胞的更新速度极快,即便有损伤也能迅速修复。

正是这套完美的防御体系,使得胃能够在强酸环境中顺利执行其生理功能。

胃酸失控:多种疾病的根源

当胃酸的分泌、调控或所在位置出现异常时,一系列疾病便可能随之而来。

1. 向上反流:胃食管反流病 

在食管和胃的连接处,有一个名为“食管下括约肌”的环状肌肉,它的作用就像一个单向阀门,确保食物进入胃后,胃里的内容物不会轻易返回食管。如果这个阀门因为各种原因变得松弛或功能失调,强酸性的胃内容物就可能反流至食管。

食管的黏膜没有像胃那样强大的抗酸能力,反复的胃酸刺激会引起食管的炎症、糜烂甚至溃疡,导致患者出现典型的“烧心”和“反酸”症状。长期且严重的胃食管反流若不加以控制,还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巴雷特食管,属于食管腺肿瘤的肿瘤病变,会增加食管肿瘤的风险。

2. 侵蚀胃壁与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

当胃的自我保护机制受损,胃酸可能直接伤害胃壁,导致胃溃疡,也就是胃壁出现糜烂或小坑。胃酸还可能流到小肠的开头,引起十二指肠溃疡。王教授指出,导致这道防线被攻破的常见原因包括:

· 幽门螺杆菌感染:这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原因。这种细菌能够破坏胃黏膜的保护层,使胃壁直接暴露在胃酸的攻击之下。

·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会抑制一种对保护胃黏膜至关重要的物质的合成,从而削弱胃的防御能力。

· 其他因素:吸烟、过度饮酒、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等,也可能增加对胃黏膜的损害。

3. 胃酸太少也不行

如果胃酸分泌太少,食物消化会变慢,可能导致腹胀、消化不良,甚至影响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的吸收。王教授补充道,胃酸杀菌能力下降,肠道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

如何应对胃酸相关问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重要基础,避免过饱饮食,减少高脂肪、辛辣、酸性食物及咖啡因的摄入,餐后避免立即平躺,戒烟限酒,以及控制体重,保持心情放松。王教授特别强调,如果反酸、烧心症状频繁发作,或者出现吞咽困难、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呕血或黑便等情况,则必须及时就医,千万别拖延,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可能会安排幽门螺杆菌检查、内镜检查等,以明确具体原因。

理解了胃酸的双面性,我们就能更好地应对与之相关的健康问题,烟台医大胃肠医院王艳苓教授提醒大家,日常应注意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出现警示信号时务必及时就医,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是维护消化系统健康的关键一步。

相关链接:烟台医大胃肠医院是新胃来医生集团投资兴建的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的胃肠专科医院,一举将烟台胃肠疾病的诊疗带入“专院、专家、专查、专治”的全新时代。医院现已成为烟台山医院医联体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技术协作医院、蒲公英计划肠健康诊治示范中心,拥有国内更先进的进口高清无痛胃肠镜等先进设备,不断邀请北京专家来院出诊,中西医结合破解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耐药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疑难疾病治疗难题。

胃肠健康热线:3453636

鲁医广【2024】第1030-291-3707号


编辑:张志强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