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17:25:00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4月1日讯(通讯员 王永梅)2025年3月26-30日,第34届亚太肝病学会年会(APASL 2025)在北京召开。本次大会以“多元合作 创造消除和治愈的奇迹”为主题,汇集了全球肝病研究者、临床医生、公共卫生专家等,共同探讨和分享关于肝病预防、诊断、治疗与管理的最新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烟台市奇山医院肝病一科主任刘祥忠受邀参会,对肝病尤其是乙肝的防治激发诸多思考与启发。
参会手记
奇山医院肝病一科主任
刘祥忠
在"治愈专题"论坛中,我国学者发布的乙肝临床治愈新共识引发广泛关注。基于上万例真实世界数据提出的个体化治疗路径,为不同阶段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治疗选择。特别值得骄傲的是,我国在乙肝母婴阻断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新生儿感染率进一步降低。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具体目标包括将新发病毒性肝炎感染率降低90%、死亡率减少65%,以及诊断率和治疗率分别达到90%和80%。我国学者指出,目前我国慢乙肝诊断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22.1%和15%,与实现消除肝炎目标的差距较大。筛查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是当前主要问题。因此希望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寻求检测,了解自身健康状况,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慢性HBV感染的管理,“中国在落实世界卫生组织消除乙肝目标的具体行动方面,无论是基于中国患者的研究数据,还是乙肝创新药物的选择和可及性,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目前,我国慢乙肝治疗正朝向“全治”(treat all)前进,其核心在于提升治疗覆盖率、降低疾病相关死亡率,这是应对病毒性肝炎防控挑战的关键策略,同时也与WHO提出的“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目标高度契合,对于推动全球肝炎防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慢乙肝来说,虽然目前尚无法实现“彻底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疾病进展,“功能性治愈”被认为是一个可努力实现的终点。我国专家介绍,我们现在开始强调扩大治疗,是因为医学技术进步,诊疗方案升级,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提高,国家医保报销等政策更加惠民。如今的抗病毒药物大多已经能长期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有很多乙肝病人担心长期服药的安全性,专家们指出“随着药物安全性的数据越来越多,现在口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是比较安全的。”
另外一些在研乙肝新药也公布了其临床数据,大会上一些专家学者对近年能够达到“功能性治愈“药物的出现也作了乐观预测。
扩大筛查和健康教育,是实现消除乙肝目标的关键一环。本次大会上我国著名专家学者呼吁:“乙肝筛查非常重要,建议所有成人在一生中至少接受一次乙肝筛查。如果检测结果为阴性,应尽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如果为阳性,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专家简介:
刘祥忠,主任医师,肝病一科主任。滨州医学院、青岛大学医学院兼职副教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免疫组副组长,山东省医师协会肿瘤介入医师分会血管介入亚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医学会脐带血多学科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烟台市肝病学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师协会肿瘤微创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肿瘤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师协会理事,烟台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
擅长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的诊断及治疗。完成科研课题3项,申请专利3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编辑:侯敏慧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