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0 16:10:50
来源:烟台光华医院
“喝水都觉得喉咙痛,结果治疗的第二天竟然就能吃得下一个包子了。”患有咽癌的70岁老人接受碘125粒子治疗后,第二天饮食就恢复正常。老人的女儿对父亲恢复得如此迅速感到十分讶异和惊喜。
6个月前老人因咽喉疼痛半年,症状加剧前往当地医院检查,被确诊咽喉癌。“一开始只是偶尔发作,我以为只是慢性咽炎,但之后痛得越来越厉害,连水都喝不下。”老人没想到“慢性咽炎”竟然变成了咽喉癌。
为求进一步治疗,老人在两个家人的陪伴下先后辗转省内数家大医院,除一家医院考虑喉切除手术外,其它几个医院的专家都频频摇头——肿瘤太大了,这种类型太罕见了,再去上级医院看看吧…半年多的奔命,让患者和家人极度疲惫和无助。但是,日益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吞咽困难让人窒息,求生的欲望促使他们到处打听……终于近日在一位专家的推荐下,他们来到了烟台光华医院,接待他们的,是烟台著名外科专家,山东省医学会,粒子专业委员会前委员谷先光教授。
为了尽快解除老人的病痛,谷先光教授立即申请专家会诊为老人寻求新的治疗方案。经过讨论,烟台光华医院的专家团队最终决定为老人做碘-125粒子植入术。经过强化CT检查,清晰地显示患者咽喉部巨大肿瘤,大小为10*7*7CM,甲状软骨破坏,咽喉部及上段气管和食管同时受到重度压迫。诊断是清楚的,退路是没有的,但是,这个部位确实是太特殊了,轻微的刺激就有可能诱发严重的喉痉挛,甚至导致窒息和死亡。
2月18日,老人接受了碘-125粒子植入术治疗。治疗仅耗时90分钟,过程顺利,期间老人未感到不适。谷先光教授介绍到手术风险确实是太大了。但是,碘125粒子植入如果成功,的确意义重大——消灭了肿瘤,同时保住了自己的咽喉。患者的绝望,家属的期待,使这位从医40多年的外科专家责任感在升腾。烟台光华医院杂交手术室—— CT飞转——在精确的锁定目标。——在精确地制导着一颗颗“微型原子弹”射向靶区。经过90分钟的手术,最后确定——80颗“微型原子弹”全部准确命中目标肿瘤。放射剂量小,放射能量能被完全利用。患者一切正常。罕见的高难度咽喉癌手术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让老人和他的家属诧异的是,手术不仅没有给老人的身体造成任何负担,反而迅速缓解了老人的症状。“当天傍晚才做完手术,第二天早上我父亲就能吃完一个包子了,真的很神奇。”小女儿表示,碘粒子治疗的效果超出了她的想象。父亲过些日子就可以出院了,我打算先带他到处看看,玩一玩。
碘-125粒子究竟是怎样与肿瘤作战的呢?谷先光教授介绍,碘-125粒子植入术是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一种,它是在CT等超声设备引导下,利用穿刺针植入肿瘤病灶,通过释放持续、短距离的放射线,对病变组织进行直接照射,使其遭受最大程度的辐射损伤和破坏,有效期最长有半年时间,“这种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辐射范围仅1.7厘米左右,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极小。”谷院长直言,对于患者而言,放射性粒子治疗过程几乎不会出现不适症状,疼痛减少,疗效却有增强。
CT显示咽喉癌压迫气管乃至食管
谷先光院长正在进行肿瘤穿刺
山东省粒子专业委员谷敬副主任在进行粒子植入
CT验证颗颗粒子准确命中目标
季宝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