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8 08:56:52
来源:烟台医大胃肠医院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特聘专家、原烟台市中医院院长辛献运教授,就针对为什么人的肠道会长息肉?哪些人是高危人群等问题,为大家具体讲解一下。
何为大肠息肉?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辛献运教授介绍说,大肠是消化道息肉最常发生的部位之一。息肉就是多长出来的一小块“赘肉”,其本质是一个增生组织的团块。
正常情况下,肠道黏膜是光洁的,其表面的上皮细胞每天有序不断地更新脱落,若局部受到了损伤或刺激,加快修复的消化道黏膜容易刺激局部出现过度增生,于是在肠道表面形成一个小的隆起或凸起,称之为息肉。
肠道息肉可分为非肿瘤性息肉和肿瘤性息肉。
非肿瘤性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常见类型如下:
1、幼年性息肉
90%以上发生在儿童,成人也可发病。常发生于直肠内,呈圆球形,多为单发,腺体呈不同程度的囊状扩张,贮有液体,属于肠道错构瘤性息肉。
2、炎性息肉
炎性息肉又称假性息肉,是由于肠黏膜的炎症溃疡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及溃疡间黏膜下水肿,使正常黏膜表面逐渐隆起而形成。常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肠结核等肠道疾病。
它有三种类型: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管状绒毛状腺瘤。其中管状腺瘤最多见,而绒毛状腺瘤最易癌变。多发患者通常有家族性的腺瘤病。
发生肠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发生肠息肉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方面:
1、年龄
肠息肉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高。
2、胚胎异常
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异常有关。
3、遗传因素
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时,其他成员发生肠息肉的可能性明显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4、肠道炎性疾病
肠道慢性炎症刺激是导致炎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
5、生活习惯
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吸烟与腺瘤性息肉也有密切关系;久坐少动也可诱发肠道长息肉。
肠息肉的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尤其体型肥胖者;
2、长期吃高脂肪、高动物蛋白、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者;
3、有肿瘤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的人群;
4、有慢性结肠炎、肠息肉病史的人群;
5、长期便秘或慢性腹泻者;
6、长时间久坐不动、缺乏运动者。
烟台医大胃肠医院辛献运教授表示,对于肠息肉的高危人群,定期肠镜检查尤为重要。
张志强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