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0 18:05:00
来源:奇山医院
近日,35 岁的张先生因为持续一周的乏力、进行性加重的黄疸被紧急送医,检查结果却让全家崩溃 —— 急性肝衰竭。而他自己也想不通:“平时只是偶尔熬夜、喝酒,怎么突然就成了肝衰竭?”其实,肝衰竭从来不是 “突然发生” 的意外。它的早期症状常常被误认为是 “小毛病”,等到出现明显不适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那么,到底什么是肝衰竭?身体出现哪些信号可能是肝衰竭的早期预警?今天,奇山医院专家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01什么是肝衰竭?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旧称重型肝炎、重症肝炎,俗称肝坏死,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细胞大块或亚大块坏死引起的肝脏功能严重受损,常伴有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和腹水等临床表现,病死率极高。早期识别、快速明确病因、积极支持治疗和防治并发症是治疗的关键。
02引起肝衰竭原因有哪些?
病毒性肝炎
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均可引起肝衰竭,尤其是以乙肝、戊肝、甲肝病毒较为常见。其他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也可以引起肝衰竭。
药物中毒
常见造成肝脏损伤的药物有乙酰氨基酚过量、抗结核药、抗生素、抗肿瘤药、中药/草药、保健品等,还包括毒蘑菇、化学毒物等。
酒精性肝病
急性酒精中毒或长期大量饮酒均可以引起肝衰竭。
自身免疫性肝病
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遗传代谢性疾病
常见于儿童,如铜代谢异常的Wilson病、铁代谢异常的血色病、遗传性糖代谢障碍等。
其他
自行停用抗病毒药物,严重感染(肝脓肿),妊娠期急性脂肪肝、HELLP综合征,缺血性肝炎等。
03如何早期识别肝衰竭?
全身症状
极度乏力、明显厌食、高度恶心、剧烈呕吐、严重腹胀,有肝臭味。
胆红素显著升高
进行性加深的皮肤、巩膜黄染。
通常进行性升高,总胆红素≥171μmol/L (10mg/dL) 或每日上升≥17.1μmol/L (1mg/dL)。
出血倾向
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
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PTA)降低,PTA ≤ 40% (或 INR ≥ 1.5) 是诊断肝衰竭的重要标准,也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最关键指标之一。
肝性脑病
意识障碍(性格行为改变、嗜睡、昏睡、昏迷)、扑翼样震颤。血氨升高。
腹水
腹部膨隆,超声检查提示有腹水。
04如何治疗肝衰竭?
内科综合治疗
包括实行重症监护、营养支持与对症治疗以及并发症的防治。
人工肝支持治疗
暂时替代肝脏部分功能(解毒、合成),清除毒素和炎症介质,改善内环境,为肝细胞再生或等待肝移植赢得时间。
肝移植
内科综合治疗和人工肝治疗效果不佳,预计难以存活者,可考虑肝移植。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类型终末期肝衰竭最有效的手段,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专家简介:
牛传振,主任医师,烟台市奇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全国委员、烟台市医学会感染病学科副主任委员、烟台市重症医学会委员、烟台市消化内镜学会委员。擅长危重症感染病、肝衰竭和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疗等,完成人工肝及食管胃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上千例。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主编著作3部。
编辑:侯敏慧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