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6 09:25:56
来源:烟台医大胃肠医院
随着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早期肿瘤逐渐成为许多人身体潜藏的威胁。而大多数的消化道肿瘤在早期没有明显不适感,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和预后效果都会大打折扣。为什么早期的消化道肿瘤如此善于隐藏,我们又该如何发现这些潜在的隐患,今天,烟台医大胃肠医院特聘专家、主任医师、教授辛献运来为大家深度解读。
消化道黏膜的耐受性掩盖病变踪迹
许多早期肿瘤细胞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尚未侵犯到肌层或外层组织,而消化道的疼痛神经主要分布在肌肉层及以外的组织。只要肿瘤细胞没有突破黏膜下层,就很难刺激到疼痛神经,因此,在病灶尚浅、体积很小时,患者常不会感到疼痛或明显不适。
某些早期肿瘤细胞生长缓慢,潜伏长
某些早期消化道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且多以局部浸润为主,很少发生转移。从第一个肿瘤细胞出现到形成可被检测的肿瘤,有的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年。在这漫长的潜伏期里,肿瘤细胞悄无声息地增殖,而身体却毫无察觉。
例如,胃黏膜的早期肿瘤病变,可能只是局部出现几个毫米大小的不典型增生。这些细胞虽然发生了异常改变,但还没有对周围组织造成破坏,也不会分泌影响身体机能的有害物质,因此不会引发身体明显的症状。
消化道的功能代偿能力,让病变难察觉
消化道的代偿能力强,即使存在早期病变,消化道的正常功能往往还能维持。例如结直肠肿瘤早期可能只是肠道黏膜上的一个息肉。此时,肠道的蠕动功能、吸收功能几乎不受影响,排便习惯也不会发生明显改变。哪怕肿瘤已经开始缓慢生长,只要没有堵塞肠道管腔,人体就不会出现便秘、腹泻交替或便血等症状。早期胃肿瘤黏膜上的微小病变,也不会影响胃酸分泌和消化功能。再比如食管肿瘤早期肿瘤细胞可能只是让食管黏膜变得略微粗糙、僵硬。但食管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扩张空间,即使黏膜出现轻微病变,正常进食时也不会有明显的吞咽梗阻感。很多人只会偶尔觉得吃硬东西时有点噎,误以为是吃得太急或咽喉的问题,放过了预警信号。
症状易混淆,微小信号常被误判
少数人在早期肿瘤阶段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不典型的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与常见胃肠病相似,极易被忽视或误判。比如偶尔的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容易被当作消化不良或胃炎。偶尔便秘或腹泻、粪便带少量黏液,常被误认为是肠易激综合征或者痔疮。吞咽时轻微噎塞感,可能被以为是吃得太急或咽喉炎。由于这些症状短暂且不典型,很多人选择自行服药或忍耐,错过了早期发现的黄金时机。
科学筛查是关键
虽然消化道早期肿瘤发展悄无声息,但并非无迹可寻,定期专业的胃肠镜检查是关键。胃肠镜能直接深入消化道内部,清晰观察到黏膜上的微小病变,哪怕是几毫米的微笑病变也能被精准发现。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现可疑病变,医生还能在镜下直接取活检,甚至进行内镜下切除,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肿瘤扼杀在萌芽阶段。
这些人群要重视筛查
很多人觉得“没症状就不用查”,但事实上,消化道早期肿瘤的筛查不能等“有信号”再做。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定期进行胃肠镜检查,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长期患有胃炎、胃溃疡、肠息肉等疾病的人群,筛查间隔还应适当缩短,加强监测。
此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高盐饮食、熬夜、久坐、过量饮酒等习惯越来越普遍,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发病年龄正在逐渐年轻化,不少年轻人也成了潜在高危人群。年轻人群若存在家族史、不良生活习惯、不明原因的消瘦、贫血、吞咽困难、消化不良、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应及早进行针对性筛查。
无症状不代表没风险,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早期的悄无声息。烟台医大胃肠医院辛献运教授强调,与其等到身体发出警报时追悔莫及,不如通过科学筛查为消化道健康保驾护航。在恶性肿瘤面前,早一步发现就是多一分生机。
相关链接:烟台医大胃肠医院是新胃来医生集团投资兴建的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的胃肠专科医院,一举将烟台胃肠疾病的诊疗带入“专院、专家、专查、专治”的全新时代。医院现已成为烟台山医院医联体医院、山东省立医院技术协作医院、蒲公英计划肠健康诊治示范中心,拥有国内更先进的进口高清无痛胃肠镜等先进设备,不断邀请北京专家来院出诊,中西医结合破解萎缩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耐药型幽门螺杆菌感染等疑难疾病治疗难题。
胃肠健康热线:3453636
鲁医广【2025】第0901-329-3707
编辑:张志强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