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健康频道>科普医疗
颞下颌关节炎:被忽视的面部疼痛之源

2025-09-25 18:30:00

来源:奇山医院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早晨醒来,感觉脸颊两侧又酸又胀;吃饭张嘴时,耳朵前面会发出“咔嗒”的响声;或者莫名其妙地开始头痛、耳朵痛,甚至以为是牙疼,但牙医检查后却说牙齿没问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您可能需要关注一下一个默默无闻但非常重要的关节——颞下颌关节。它发的“炎”,很可能就是您头面部疼痛的“罪魁祸首”。

01认识一下我们耳前的“小铰链”:颞下颌关节

请您现在把手放在耳朵前方,然后张开、闭上嘴巴,能感觉到有一个地方在动吗?那就是我们的颞下颌关节(TMJ)。它是连接我们的下颌骨(下巴骨)和头骨颞骨的关节,是全身最复杂的关节之一。

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精密的“铰链”,让我们能够顺畅地完成说话、咀嚼、吞咽等动作。当这个“铰链”因为各种原因发生了炎症,也就是颞下颌关节炎或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02为什么关节发炎,会疼到整个头面部?

这就像“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颞下颌关节位于我们头面部的中心区域,结构复杂,神经血管丰富。

● 直接辐射痛:关节本身的炎症会产生疼痛信号,这种疼痛会直接辐射到周围的太阳穴、脸颊、耳朵甚至后脑勺。

● 肌肉牵连痛:关节不舒服时,我们会不自觉地让周围的肌肉(如咀嚼肌)保持紧张来保护它。久而久之,这些肌肉会疲劳、痉挛,引发类似“紧张性头痛”的疼痛,范围可以很广。

● 神经受影响:关节的肿胀和炎症可能会刺激或压迫附近的神经,比如主管面部感觉的三叉神经,从而引发面部特定区域的刺痛、灼痛等神经痛。

● 牵涉痛:这是人体一种有趣的现象,即疼痛的位置不一定是病灶所在。颞下颌关节的问题,有时会被大脑“误判”为牙痛、耳痛或鼻窦痛。

03除了疼痛,还有哪些信号值得警惕?

如果您出现以下一个或多个症状,就需要警惕颞下颌关节的问题:

● 关节区疼痛:耳朵前方、脸颊或太阳穴处的压痛或钝痛,尤其在张口、咀嚼或打哈欠时加重。

● 头痛:频繁的太阳穴周围疼痛,类似偏头痛或紧张性头痛。

● 关节弹响或杂音:张口闭口时听到或感觉到“咔嗒”声、破碎声或摩擦声。

● 张口受限:嘴巴张不开,或者在张大的过程中感觉被卡住,下巴歪向一侧。

● 咬合不适:突然感觉牙齿咬不紧,或者咬合关系变了。

04是什么导致了颞下颌关节炎?

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有:

● 物理因素:夜间磨牙、白天紧咬牙关(尤其在压力大、专注时)、喜欢嚼硬物(如坚果、牛肉干)、用牙开瓶盖等不良习惯,给关节带来过大负担。

● 外伤:面部受到撞击、车祸、甚至拔牙时,长时间大张口。

● 疾病因素: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颞下颌关节。

● 结构因素:天生的关节结构异常或咬合关系不佳。

● 精神心理因素:焦虑和压力是非常重要的诱因,它会直接导致肌肉紧张和夜间磨牙等症状。

05如果怀疑是颞下颌关节炎,该怎么办?

首先不要慌张,大部分颞下颌关节问题通过保守治疗都能得到良好缓解。

1. 自我护理与生活方式调整(首要步骤):

● 让关节休息:吃软食,避免硬、韧、耐嚼的食物。把苹果切成小块,而不是直接啃。

● 改变不良习惯:有意识地将舌尖抵住上颚,让牙齿分离,嘴唇闭合,保持颌骨放松。不要咬紧牙关。

● 热敷:用热毛巾敷在疼痛的关节区和脸颊肌肉上,每次15-20分钟,每天数次,能有效放松肌肉、缓解疼痛。

● 避免大张口:打哈欠时用手托住下巴;唱歌、大笑时注意控制幅度。

2. 何时需要看医生?

如果自我护理几周后疼痛没有缓解,或者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请及时就医。

06如何治疗颞下颌关节炎?

目前,奇山医院疼痛科聚焦非手术干预,目标为缓解疼痛、恢复功能并预防慢性化。  

1.物理治疗:包括手动疗法及仪器辅助治疗(超短波、超声波)  

物理治疗通过改善肌肉功能、减少炎症,缓解疼痛。适用于轻中度TMD。

2.药物治疗:快速镇痛与抗炎  

药物作为疼痛管理基石,需根据疼痛类型选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为首选,无效时升级至辅助药物。  

● 一线药物:  

NSAIDs(如布洛芬、双氯芬酸):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性疼痛。建议短期使用(≤2周),避免胃肠道副作用。  

肌肉松弛剂:缓解咀嚼肌痉挛,尤其适用于夜间磨牙患者。 

● 二线药物:  

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低剂量用于慢性神经痛,调节疼痛传导路径。  

抗惊厥药(如加巴喷丁):适用于放射性疼痛或中枢敏化病例。  

3.注射与微创治疗:疼痛科特色技术 

针对顽固性疼痛,关节腔注射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提供靶向缓解。  

● 关节腔注射:  

透明质酸钠:润滑关节、抑制炎症,每周1次、连续4周,可显著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

富血小板血浆(PRP):含生长因子,促进组织修复。

●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  

TMJ局部阻滞:注射消炎镇痛液(局麻药+皮质类固醇),直接阻断疼痛信号。

专家简介:

图片

马勇,副主任医师,烟台市奇山医院疼痛科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银质针专委会委员、山东省康复医学会围术期医学分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医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医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烟台市疼痛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烟台市医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颊针、超声引导下神经筋膜阻滞,慢性软组织痛的银质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及顽固性疼痛的靶点射频脉冲治疗,晚期癌性疼痛规范化阶梯治疗等。

编辑:侯敏慧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