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16:29:40
来源:烟台爱尔眼科医院
水母网9月19日讯(通讯员 李林)不少长辈会将“看不清”当作“老花眼加重”或“年龄大了”,却忽视了白内障的潜在危险。烟台爱尔眼科医院青白科崔益乾医生提醒,白内障属于老年群体的高发眼病,及时识别、科学干预是守护晚年清晰视界的关键。
白内障≠老花眼 这些诱因需警惕
崔医生介绍,随着年龄增长,眼睛内的晶状体会从清澈变浑浊,光线无法正常聚焦视网膜,最终导致视力下降。除年龄外,长期紫外线照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眼部外伤等也会加速晶状体浑浊。若不治疗,不仅会完全失明,还可能诱发青光眼等并发症。
“白内障早期易与老花眼混淆,这也成了不少人忽视眼健康检查的重要原因。”崔医生表示,如果发现长辈出现视力渐进模糊且配镜无效;对蓝、紫色等冷色调敏感下降,视野变“灰蒙蒙”;夜间遇路灯、车灯现“光晕”,影响出行;单眼看物“重影”,干扰位置判断;老花眼突然“好转”等情况,要及时带长辈做眼部检查,了解眼健康情况。
微创手术破解顾虑 无需等“失明”
“年纪大怕手术”“等完全看不见再治”是不少老人的误区。“只要长辈主观感觉视力影响生活,就可以考虑手术,早早享受清晰视界。”崔医生说到,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唯一有效方式。目前主流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均为微创方式,前者切口仅2-3毫米,无需缝合,而后者能通过飞秒激光精准完成切口、撕囊等关键步骤,进一步提升手术精度,降低操作风险。术后次日就能拆纱布视物,一周左右可恢复正常生活。
人工晶体选择上,可按需求个性化适配:普通单焦点晶体满足“看远或看近”二选一,适合日常活动以散步、看电视为主,对近距离阅读依赖较少的长辈;多焦点/连续视程晶体能同时满足远中近需求,适合注重生活质量的长辈,术后无需依赖眼镜,但对术前眼部状态要求较高,且需要1-3个月的适应期。
日常科学防护 4招延缓病情进展
虽无法完全预防白内障,但科学护理可延缓病情发展。崔医生建议,60 岁以上老人每年查一次眼科,慢性病患者或已出现视力下降者每半年查一次;外出戴能阻挡UVA/UVB的太阳镜,搭配宽檐帽;遵医嘱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每用眼30分钟休息5分钟,多吃菠菜(含叶黄素)、橙子(含维生素 C)等食物。
最后,崔医生呼吁,子女应多关注长辈视力变化,若发现老人频繁揉眼、抱怨视物模糊,或走路变慢、不敢独自出门,要及时陪同就医,让他们尽早享受清晰的晚年生活。
编辑:张志强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