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15:00:56
来源:烟台爱尔眼科医院
水母网8月22日讯(通讯员 李林)54岁的徐先生因总感觉眼前有飞蚊飘动到烟台爱尔眼科医院就医,被诊断为双眼视网膜裂孔,右眼视力降至0.06,左眼仅剩0.02。烟台爱尔眼科医院眼底病科专家提醒市民,眼部不适需及时就诊,50岁以上人群和近视患者更应定期复查,预防视网膜病变风险。
悄无声息的“视力杀手”
视网膜如同眼球内壁的“感光底片”,负责将外界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脑,是视觉形成的关键结构。而视网膜裂孔,即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出现裂缝或孔洞,会直接破坏这一精密结构的完整性。
“多数人在裂孔早期视力无明显变化,容易被忽视。”专家强调,但当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孔渗入视网膜下,会引发视网膜脱离,此时视力会急剧减退,一旦发展到视网膜脱离阶段,治疗难度、风险和身体创伤都会显著增加,严重者可能永久失明。
这些人群需警惕裂孔风险
专家指出,视网膜裂孔的发生主要与视网膜和玻璃体的老化、变脆弱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高度近视者(600 度以上)、中老年人、长期用眼过度及常戴隐形眼镜的人群,由于眼部结构特点或不良用眼习惯,更容易遭遇视网膜裂孔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600 度以上的高度近视人群风险尤其突出。” 专家解释,近视度数越高,眼球会逐渐变大、拉长,而视网膜的大小是固定的,在眼球外壁的持续牵拉下会变得越来越薄,出现裂孔和视网膜脱落的几率比普通人群高出不少。
中老年人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专家表示,随着年龄增长,眼睛里的玻璃体容易出现变稀、变性等变化,视网膜也会跟着老化变弱,这两种问题叠加在一起,会明显增加视网膜裂孔或脱落的可能性。
激光治疗为主 需长期随访
视网膜裂孔能否治愈?专家介绍,对于轻中度且未发生明显视网膜脱离的裂孔,激光光凝术是常用治疗手段。治疗时通过激光能量使裂孔周围视网膜产生瘢痕粘连,封闭裂孔和变性区,阻止液体继续流入视网膜下,避免脱离范围扩大。整个治疗过程在门诊即可完成,无需住院,无手术切口,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安全性较高。
但需注意的是,激光治疗仅能解决已出现的裂孔,无法根治近视、玻璃体变性等基础眼病。由于裂孔可能反复发生,治疗后必须长期随访观察,定期复查眼底情况。
谨记定期检查+科学护眼
“视网膜裂孔的预防和早期发现,比治疗更重要。”专家强调,高危人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全眼健康检查,精准捕捉早期病变信号。日常护眼需牢记“三要点”: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剧烈震动,减少眼部受伤风险,高度近视者要积极控制度数增长,养成合理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眼底健康是视力的“基石”,专家再次提醒:高度近视、中老年人、糖尿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切勿忽视眼部异常,一旦出现闪光感、飞蚊增多、视力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定期检查、及时干预,才能有效预防视网膜脱离等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守护清晰视野。
编辑:张志强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