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健康频道>科普医疗
烟台医星康源体检:3月份重点疾病预防提示

2025-03-14 08:49:21

来源:烟台医星康源体检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类细菌、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一些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为保障公众健康,帮助大家有效预防春季传染病,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3月份重点疾病健康提示,希望大家都能活力满满地享受春日时光。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症状以全身症状为主,如高热、头痛、肌痛、乏力、全身不适等。

防护措施:

戴口罩:在人员密集场所,建议科学佩戴口罩。

少聚集: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特别是空气流动不畅的密闭场所。

多通风:在室外空气条件允许、个人做好保暖的前提下,适当开窗通风。

勤锻炼:增强体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俗称“懒汉病”、“蔫巴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我省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的羊、牛等牲畜。布鲁氏菌可以通过体表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侵入人的机体。主要症状有发热、多汗、关节疼痛、乏力等。

防护措施:

减少接触:普通群众尽可能减少与羊牛等家畜接触,接触后要及时彻底洗手。

煮熟煮透:生鲜奶要“煮三沸”后才可以饮用。牛羊肉要煮熟后食用,特别是吃烤肉、涮肉时,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过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开。

规范养殖:养殖人员要购买经检疫的牲畜。严禁徒手接生,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手套、口罩、防护服等,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工作结束后,及时彻底洗手。养殖区与生活区要分开,定期消毒牲畜圈舍,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或扑杀。

及时就医:有相关症状且曾接触过牲畜或食用过可疑肉类、生奶制品,请立即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相关暴露史,以便医生准确诊断。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

诺如病毒感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很强的诺如病毒引起的,该病冬季高发,又称“冬季呕吐病”。发病以轻症为主,常见症状为腹泻、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多见,成人则腹泻居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传播途径:

(1)吸入含有病毒的气溶胶(例如来自呕吐物),直接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

(2)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

(3)饮用受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

防护措施:

勤洗手:饭前便后以及接触病人或其物品后,要使用肥皂等在流水下规范洗手。

喝开水:注意饮水安全,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

吃熟食:加工生食与熟食的砧板和刀具要分开使用,以防交叉污染;蔬菜瓜果要洗净,确保肉类、海鲜等彻底煮熟。

常消毒:戴好塑胶手套和口罩及时处理患者呕吐物或粪便,对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对其他高频接触的门把手、卫生间等也应进行消毒处理。

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甲肝患者、亚临床感染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传染甲肝。甲肝典型病例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黄疸、小便深黄、大便灰白、皮肤巩膜黄染、肝脾肿大、体温升高,甲肝病人还可出现腹泻、肌肉疼痛、咽炎等。

传播途径:HAV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1)经食物传播: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海产品(牡蛎、毛蚶、蛤类、蟹等)、蔬菜、水果。

(2)经水传播:在粪便和水源管理较差的地方,雨水冲刷致粪便溢出污染水源,常造成甲肝暴发甚至流行。

(3)日常生活接触传播:通过污染的手、食品、用具等直接或间接经口传播。

防病要点: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海鲜、肉类食物务必煮熟后食用,不喝生水、不吃生菜、不吃未洗净的瓜果。外出就餐提倡使用公筷。

(2)接种疫苗。我国甲肝疫苗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两种,适龄儿童、常在外就餐人员、食品经营人员、卫生保健人员、大学生、军人等集体生活者、中老年人等均可接种。

(3)勤锻炼。生活有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免疫力。

有毒植物中毒

有毒植物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三月,气温逐渐升高,各类野生植物破土而出,因误采误食有毒野菜引起中毒的事件时有发生,广大市民朋友需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谨防有毒植物中毒。

中毒原因:

(1)某些有毒植物与可食用野菜外观相似(如:毒芹与水芹),误采误食后引起中毒。

(2)有些野菜含有过敏物质或草酸、硝酸盐、亚硝酸盐等天然有害成分,如果过敏体质者食用、烹饪不当或一次食用量过大也会引起中毒。中毒症状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多见,严重的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甚至死亡。

防护措施:

(1)不认识的野菜不要采。野菜种类繁多、形态特征复杂,一些有毒植物与可食用野菜非常相近,在采摘前应准确辨别。

(2)被污染的野菜不要采。避免在工厂附近、公路边、污水沟、垃圾填埋场等易受污染的地区采摘野菜。这里的野菜可能长期受到汽车尾气、工厂废水等污染,有害物质含量较高,不建议采食。草坪或农田附近的野菜,为防病虫害,经常喷洒农药,也不宜采食。

(3)野菜取材要新鲜。野菜最好趁新鲜吃,不要长时间存放,久放的野菜不但影响口感,而且营养价值也会有明显流失。

(4)吃野菜前做好处理。大多数野菜不宜生食,食用前建议用清水充分清洗,蒸煮或用开水焯烫后再食用。例如,常见的马齿苋,其草酸含量比较高,若不焯水直接吃,不但会有酸涩的感觉,其中的草酸还可能影响钙质的吸收。

(5)特殊人群不吃或少吃。老年人、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等人群,尽量不吃或少吃野菜。

(6)可靠渠道适量买。目前荠菜、苜蓿等野菜已实现规模种植,若想尝鲜,应尽量前往正规市场或超市选购,并保留购物凭证。

信息来源:烟台疾控图片

编辑:张志强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相关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界面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