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健康频道>今日推荐
【患者日记】我们家与医院的23年

2021-04-19 11:19:29

来源:烟台海港医院   作者 岳坤



我们家与医院的23年

1996年我们一家人搬到福安小区,小区东面就是海港医院,天天在医院门前路过。当时的海港医院也是刚搬到海港小区不久,看到医院是新建的,心里很喜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见证着医院的发展变化。

儿科

我自幼身体素质差,几乎隔三岔五就要感冒发烧,也就常去海港医院,见证了新住院大楼的崛起。孩子也慢慢长大,儿科也是常去的地方。我那时上班,都是家里老人照顾孩子。医院门诊楼当时没有电梯,儿科的郝振荣医生及服务人员周亚楠很热心,给予了我妈和孩子很大的帮助,看到老人来回跑腿不便,代为拿药和取化验单,感动的老人回家一个劲地说,让我记住她们的帮助。  

牙科

2016年,我牙疼得很厉害,先前已经在两处口腔诊所治疗,最后连口腔医院都说没办法治,只能种牙,我实在是不想种啊,心理有抵触吧。那时想到了海港医院,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医院口腔科,当时接诊的是臧庆辉医生,很专业干练,看完后说“不用种牙,牙齿还可以保留”。听后我很激动,心里对海港医院口腔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最后来回跑了几趟,牙也治好了,省了费用,也让我免受身体痛苦。  

骨科

2017年,老妈在家里不慎摔断了胳膊,朋友和亲戚都说去别家医院吧,我实在不喜欢去人生地不熟的地儿,当然还是海港医院,是骨科杨涛医生接诊的,他很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那天是下午摔的,入院后进行了基础固定,第二天便安排了手术,很成功。住院期间,杨涛医生也经常来查房,查看恢复情况,教我回家后怎样给老人的胳膊进行康复,现在老妈的胳膊状况也很好。  

神经科

2018年,老妈不幸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之前老公拉着老人去过其他医院,问诊的时间很短,说回家养着就行。看着老妈情况恶化下去,我还是去老地方吧,去海港医院。在我心里,这就是最高医疗机构。去到后直接挂了神经内科衣永尚主任的门诊,很和蔼的一位医生,很有耐心,不急不燥,问得也很仔细,和其他医院短暂的经历有着天壤之别。老妈随后被安排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衣主任和孙启栋医生及护士长也给予了很大的关心和帮助。孩子上学,老公又不在家里,我一个人照顾老妈,没人倒班。有一天突然发现没卫生纸了,正巧衣主任从旁边路过,我想应该是他无意听到了我和老妈的谈话,不多时,护士长送来了一卷新的卫生纸,真是雪中送炭,感觉当时天下所有的感激之语也无法表达那一刻心中的谢意。随之萌发这辈子我不会再去其他医院了,就认准了海港医院,哪怕是我人生的终点。 

刘永昌

因为老妈的胃和肚子不舒服,住院期间安排做了肠胃镜,查出了胃早癌和肠息肉。在消化内科治疗期间,刘秀芹主任和孙玉梅医生及护士长也帮了我很大的忙,在护理和营养知识方面也不厌其烦的耐心解答我的问题,护士长更是亲自教我做病号饭。切除胃早癌手术,是刘永昌助理做的,在手术完后的苏醒期间,他发现我一个人陪床,主动过来帮我给老妈过床,我很震惊他会来主动帮我,毕竟他还有手术要做,随后又安排了科里三名医护帮我把老妈推回了病房,我真是感觉自己上了天,太受医生恩惠了。老妈出院后,我特意去感激消化内科的医生们,刘主任说这都是医生们该做的。我不管你们是不是认为自己该做的,我要真心感激海港医院这些帮助过我和我家人的医护们,现在老妈在家里康复得很好。  

一晃从相识海港医院到现在也有23年了,在家里翻了一下以往病历,自1997年以来,我在海港医院看病的病历也有好几本了,一些医生的名字也渐渐印记在我的脑海中。现在都说“粉丝”,我也算是一枚医院的铁粉吧!看着海港医院又在扩建和升级,发展壮大,我心潮澎湃!希望海港医院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争创三甲医院!我拭目以待,加油吧,海港医院!

初明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