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健康频道>今日推荐
烟台业达医院戴小护 之“战疫”日记

2020-03-20 15:38:37

来源:水母网   通讯员 连鹏 周兰兰



水母网3月20日讯(通讯员 连鹏 周兰兰)开始写这篇文字的时候,是2月28日夜里11点,屋子里静的出奇,我打开电视机随意播了一个电视剧,只要能出点声音就好,不会那么寂寞。

文章的主人公戴小护是我的老婆,也是烟台业达医院的护士,在急诊科磨炼了八年后,最近她轮岗到了心内科。

二月春风似剪刀。2020年的这个二月注定不寻常,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场全国总动员的防疫阻击战在各地打响,戴小护成为了一名“战疫”志愿者。

使命面前,“害怕”这个词必须放下

“你说,真正的‘战疫’一线是什么样子?”戴小护问我。

……我没来得及回答,戴小护的手机响了。

“好的,是,没问题……”,电话这边的回答很干脆,我以为又是因为医院接诊了急救病人,其实不是,其实也是。

刚刚,戴小护接到的是医院要她赶往“战疫”一线的“集结号”——前往留观所照看一名可疑患者。得知情况,我瞬间有点“石化”,戴小护则带着一点小兴奋。

“一会就要出发,归期未定!”戴小护在匆忙地收拾行李,我却怎么也找不到她要用的那个保温杯。

“你怕吗?”,我问戴小护。

“你怕吗?”,戴小护问我。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使命面前,“害怕”这个词必须放下!当电话铃声再次响起,戴小护已经提着行李风快地冲向电梯间,电梯启动的那一刻,我发现她竟着急忘了穿袜子。

“你快点!”戴小护在前面边跑边朝我喊。

“你慢点!”我在后面故意拖延时间。

“你们要干啥去?干啥去!”见我俩飞奔而来,连小区门岗的保安都有些慌乱。

“大叔,我是医院的,要出去执行紧急任务!”戴小护回答。

门岗保安大叔不说话,朝戴小护笔直地敬了个军礼。“放行!”。

来接戴小护的救护车呼啸而去,留下的是远远的一阵霓虹闪烁。

真正的“战疫”一线是什么样子的?很多戴小护一样的医护人员在报名参加志愿者时对这些还没有具体的印象,直到他们真正走进隔离病房,开展实际工作,才会有切身感受。

美女,你要保护好自己!

今天是正式进入“战斗”的第一天。

凌晨的烟台温度很低,一阵寒风袭来,戴小护不由自主地把脖子往衣领里缩了缩。一路上,“战友们”都很安静,没有交流,仿佛隔着空气都能感受到彼此紧张的情绪。

到达八角医院,戴小护和同事们在指定清洁区换好装备,并相互检查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等是否穿戴规范。

一个小时候后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戴小护已经变成了“面包超人”:逐层穿戴上口罩、帽子、手套、鞋套、防护服、护目镜,简单的一个穿戴过程下来,已经汗流浃背。

“果然不用穿袜子,脚都出汗了”,戴小护心想。全部武装好的一瞬间,真的有种“窒息”感,说不紧张是假的,戴小护明明听到了自己加速了的心跳声。

戴小护跟随同事一起,依次穿过清洁区、潜在污染区、缓冲区、半污染区,最后推开层层防护门,终于走进了污染区也就是工作的地方。为了最大化的节约时间,节约防护物资,戴小护进入病区后要不喝水、不上厕所连续工作8个小时左右。

“什么是清洁区、什么是半污染区、什么红黄蓝分区,这些我们绝对是保持120%的警醒,不同的区域该做什么事情,无论什么时候那根弦都绷的紧紧的,因为谁都明白,这是我们的生命防控线。”休息时,戴小护认真地和我说。

病房里唯一的“患者”让戴小护很感动。

清晨4点,戴小护给这位可疑人员抽血,对方是个小伙,十分配合,就是说话时有点“奇怪”。戴小护站在左边,他就对着右边说话,戴小护以为他想要在右手抽血,就立马换到右边,结果小伙又把脸对着左边……

“请您配合一下”,戴小护客气的说。

看出戴小护的疑惑,患者连忙解释:“美女,你要保护好自己,我不想你们被传染了!”

“原来,不只是我们在守护他们,他们也在尽力保护我们。”身为医护人员,戴小护很自豪。身处高危风险的工作环境,笨重的防护服和连续数小时的憋闷不适,还有口罩、护目镜压迫到满脸印痕……这些都是真实存在,但是有患者的理解与支持,戴小护和同事们工作起来干劲十足。

带着希望去“战斗”

“体温38.5°,还是有点高”。

在病房不到2个小时,戴小护的护目镜已经模糊了,雾气腾腾的护目镜上是布满的水珠,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水汽。戴小护只好原地站几分钟,让自己缓一缓,也让护目镜稍微干一些、透一些再继续“战斗”。

恍惚间,戴小护仿佛看到迎面走来了一个蓝色的身影,看身高似乎是查房的医生。她停下脚步,亲切地打了一声招呼:“你好。”

一片安静,没有收到任何回复,对方不仅没有回话,还站在原地一动不动。“这人什么情况?这么没有礼貌?”戴小护这样想着。结果走近一看,原来刚刚的“医生”只是一个过道门上的蓝色“半清洁区”标识。“我说他怎么一直杵在那不动呢?”戴小护一时忍俊不禁。

清晨5点,下班的时间到了。

一次次的清洁手,把一层层穿上的防护用品脱下来,戴上外科口罩和帽子,做好鞋底消毒和最后一次清洁手。6点30分,戴小护走出了最后那道门。

小米粥、鸡蛋、香肠……一大早,八角医院柳国良院长送来了热气腾腾的早餐,戴小护和同事们“狼吞虎咽”的吃下几口就要赶紧去休息。“我的电话24小时开机,有任何需要随时可以联系我,为防疫一线做好后勤保障是我的职责”柳国良说。

“回忆这一天,呼吸频率从快到慢,从紧张到平静,全身的衣物粘腻地粘在皮肤上,护目镜里的汗水更是成股地流淌。可是在汗水洗礼的护目镜下,我看见了希望!那是一种对早日战胜疫情的希望!”给我发完这条微信,戴小护和同事们已经再次进入工作状态。

回复:“加油,戴小护!带着希望去‘战斗’吧!”

愿和每一个患者病房外再见

“小暖男,今天感觉怎么样?”戴小护问。

“我已经不发烧了,你看说话都有劲了!”患者回答。

“那就好,争取早点出院回家!”说完,戴小护竖起大拇指为他打气。

“等我出院了,我一定要好好感谢你,你们医护人员真的太辛苦了!”患者满脸的欢喜,他也竖起了大拇指。

“我只是来八角医院支援的护士,等你们都出院后,我就回到业达医院啦!”戴小护笑着回答。

和戴小护聊天的这位患者2月28日深夜进入隔离病房治疗,是八角医院接收的第一位病人。他那句“美女,你要保护好自己,我不想你们被传染了”,曾让戴小护感动的流下眼泪,大家因此都称呼他“小暖男”。

到3月2日晚,“小暖男”已治疗了3天。这几天里,“白+黑”的戴小护每天都要和他多次“打照面”,由于情绪紧张,每次见到他,戴小护都要宽慰几句。

没等她反应过来,“小暖男”拿起手机认真地给戴小护照了一张照片,开心地说:“我把你照下来了,我记得你的眼睛,等我出院了就去业达医院找你的眼睛!”

“你叫什么名字?在哪个科室工作?”患者“小暖男”直截了当地问。

“我的名字嘛!留个悬念可以吗?”戴小护笑着回应。

“没事,我能记得你的声音!”患者肯定地说。

这一刻,戴小护被感动了。仿佛有一缕阳光透过厚厚的隔离门投射进来,病房里不再那么冷冰冰。

下午16:30,好消息传来。核酸检测、IgM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符合居家隔离标准,“小暖男”可以出院了。

没有欢送、没有告别,“小暖男”静悄悄地离开了八角医院,临走前他干了几件小

事:把病床上的床单、被子收拾的整整齐齐,把地上的垃圾清扫的干干净净,最后,他给所有医护人员留下了一张小字条。

“谢谢所有医护人员对我的照顾,这些天你们辛苦了!王主任送的可乐真解渴,柳院长包的荠菜肉丁饺子真好吃!今天我出院了,等疫情结束,我为你们做韩国料理。”显然,“小暖男”留下的是一张带着温度的字条。

愿和每一个患者在病房外再见。

心理疏导也能成为患者的一剂良药

业达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王秀丽、重症医学科医生李保珍、四病区护士张兰方、手术室护士原玉军、八角医院院长柳国良、隔离病房主任杨志、护士长王慧娟等,是戴小护的好“战友”,他们时不时地就会给戴小护带来感动。

八角医院需要有疫情防控经验的护士支援, “没问题,我去。”张兰方和原玉军丝毫不犹豫,让戴小护湿了眼睛,满满地心疼在胸腔内弥漫。“她俩已经在感染性疾病科支援了一个月了,正在休整,休整完可以直接回自己科室的,可是她们选择了继续战斗……”戴小护有些哽咽,对这两个90后姑娘充满了敬佩。

虽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加之大家是来自不同的医院,有时很难分清对方是谁,但是不到一个星期,大家就形成了默契。戴小护和“战友”们遇到问题一起讨论,病情治疗方案一起研究,互相鼓励给对方加油打气。

中午12:30,5床的患者情绪很不稳定,她在偷偷的掉眼泪。

“这位大姨是想家了吗?”戴小护还在思索着,身旁的王秀丽副主任已经抢先走到患者床前……

“这里的患者接受的是单独隔离治疗,内心里有恐惧、焦虑、担心,除了做日常的工作,这几天医护人员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和病人交流,我们建立了微信咨询群,有更多的机会和病人交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王秀丽和大家说着。

“祝你早日康复,早日回家,I Love You !”收到老伴送来的鼓励字条,5床患者腼腆的笑了。

在隔离病区里一起奋战,大家算是“生死之交”了,而医护人员还必须成为患者精神的“定海神针”。

心理疏导也能成为患者的一剂良药。所以,医护人员不仅要很好地搭档完成病患的治疗工作,更会一起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患者是病毒的受害者,隔离住院,受到身心双重打击。作为医务人员要把他们当亲人,精心治疗和照顾,让他们尽早治愈出院。

几个患者这几天逐渐和医护人员熟悉起来,话也多了起来。“我是XX床,以后我们就是朋友了”;“我已经不发烧了,也没有其他症状了,我应该快回家了”;“有医护人员在,我们就放心!非常感谢你们”。

“是的,我们都希望你们早日康复,要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战胜病毒!”医护人员为患者鼓劲加油,希望心理上的关怀能像春风一样,拂暖患者原本阴霾重重的心。

处理完今天的所有工作,天已经黑了。戴小护回头望着病房那边灯火通明,那是她和战友战斗的地方,那是唤醒希望的地方。

寒冬已经远去,春天已到。戴小护坚信,胜利的那一刻,不会太遥远!

侯敏慧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